更新时间:2025-07-31 09:52:27  果萃 编辑:lianluobu  点击次数:129次
“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核心理念,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多元化解纠纷指引着方向。如今,仲裁调解正扬起“枫桥经验”的风帆为市场主体化解纠纷。上半年,哈仲已受理仲裁前调解案件835件,调成177件,调解率22%。
仲裁调解汇聚了法律、经贸、金融等领域的专家。调解员大多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起国有企业与机关单位之间委托开发办公系统案,双方就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办公系统的功能和质量标准以及合同价款的支付问题产生争议。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了关于解除未开发板块的合同以及支付前三个板块开发费用的协议。双方避免了矛盾升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纠纷成本,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仲裁调解融合了仲裁的权威性与调解的灵活性。通过“调解优先、调仲结合”的模式,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诉求,在彼此心灵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某物业公司要求业主交纳物业费,业主称房屋漏水导致室内墙体和家具被水浸泡,物业公司没有进行维修,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通过调解,物业公司采纳了调解员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业主减免了部分物业费。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仲裁调解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知识,制定个性化的调解方案。在服务合同纠纷中,谢女士向驾驶员培训学校报名学车,驾校却一直未按合同约定给其安排课程,且拒绝退还服务费。考虑到谢女士在外地工作,调解员便采取微信和电话沟通等形式,最终双方对退还服务费的金额达成一致意见,该案件从调解至结案仅用7天,高效解决了纠纷。这种多元化的调解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快速妥善化解。
“枫桥经验”与仲裁调解的融合,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是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有益探索。这座由仲裁调解搭建的便捷、经济的矛盾化解之桥,不仅连接着市场主体,更连接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未来仲裁调解将以更加专业、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更多市场主体排忧解难,不断丰富“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