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仲裁动态 > 仲裁资讯 > 仲裁要闻 > 正文

央视热播大型纪录片《仲裁在中国》 总导演罗梓建:仲裁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更新时间:2018-12-19 17:03:41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仲裁 编辑:lianluobu  点击次数:1512次

□ 法制网见习记者 买园园
12月10日,我国仲裁界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国首部仲裁纪录片《仲裁在中国》在CCTV-12正式开播。
这部纪录片由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以下简称法大仲裁研究院)发起,联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以及武汉仲裁委、西安仲裁委、石家庄仲裁委、哈尔滨仲裁委、深圳国际仲裁院、大连仲裁委等仲裁机构共同制作。
目前我国仲裁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仲裁在中国》在央视的开播,必将推动我国仲裁事业的全面繁荣与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背景以及相关拍摄细节进行全面了解,为此,法制网记者对本部纪录片的总导演罗梓建进行了专访。
支持行业发展
记者:商事仲裁对于我国很多老百姓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多年来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这个领域的影视作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你们去拍摄这样一个专业题材的纪录片?
罗梓建:我们当初决定拍摄这样一部专业题材的记录片,是基于在一次仲裁领域的颁奖典礼所受到的震撼和感动。
2015年12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法制日报社共同举办了首届仲裁公信力申评颁奖典礼,我们作为媒体支持方,见证了此次颁奖典礼的整个过程,并通过申评颁奖工作了解到很多仲裁人为推动中国仲裁事业发展而奋斗终生的事迹。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仲裁并不为我国普通老百姓所普遍熟知,无论是那些仲裁领域的开拓者,还是默默奉献在一线的仲裁秘书,或是那些优秀敬业的仲裁员,多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所以,我们便产生了拍摄一部中国仲裁纪录片,并以这种方式来拉近仲裁和公众之间距离的想法。
2016年初,恰逢法大仲裁研究院开展关于中国仲裁发展史的研究项目,我们便和法大仲裁研究院商议双方共同制作拍摄一部仲裁领域的纪录片,共同对中国仲裁史进行梳理研究,用纪录片镜头对我国仲裁研究资料、调研等情况同步进行纪录,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
经过商议,双方一致认为,以纪录片这样崭新的表现方式,来呈现中国仲裁大量珍贵的历史性研究资料及仲裁文化,对于宣传塑造中国仲裁形象、普及仲裁知识、支持我国仲裁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克服诸多困难
记者: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案例对外界是要严格保密的,摄制组如何解决仲裁保密性与纪录片需要翔实资料两者之间的矛盾?
罗梓建:在本部纪录片拍摄的最初阶段,如何在尊重仲裁保密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仲裁案例的精彩部分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表述出来,是横亘在整个摄制组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承受住了超乎寻常的工作压力,在法大仲裁研究院以及合作拍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前期拍摄阶段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这部纪录片要想达到以专业化的视角,将中国仲裁以景观式、立体化、全方位地呈现出来这样的目标,需要整个摄制组必须具备丰富而扎实的仲裁专业知识。所以,为了帮助整个摄制组团队可以迅速领会仲裁的精髓、掌握仲裁知识体系内容,熟悉仲裁法律规定,法大仲裁研究院提供了智库支持。
在法大仲裁研究院高密集“头脑风暴”式的培训之下,我们整个团队迅速成长为仲裁学科的“专家”。在两年来的创作过程中,执行导演刘东生,分集导演于杨、吉风颂等人,早已将我国仲裁的发展历史和仲裁文化深入脑海、渗入骨髓,甚至能够就仲裁领域的任何热点问题与仲裁业内的专家沟通交流、切磋讨论。
从最初的“菜鸟”发展到现在的专家,在整个转变过程中,我们付出了超乎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为了避免耽误拍摄进度,我们整个摄制团队只能利用休息和闲暇时间去了解学习仲裁知识,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仲裁保密和全景纪录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在法大仲裁研究院的多方沟通和协调下,我们摄制组团队和合拍仲裁机构之间终于搭建起了信任的桥梁,在保证仲裁“当事人权利不受损”愿意配合的前提下,我们拍摄纪录片所提出的拍摄要求以及希望得到的拍摄素材,逐步得到了合拍仲裁机构和当事人的全方位配合。
记者:具体而言,法律所规定的仲裁保密性问题,给你们造成了哪些拍摄困难?
罗梓建:虽然根据现有法律规定,仲裁以不公开为原则,但是这种“保密”的例外就是案件当事人协商同意公开。当事人初步同意后,我们要面对的下一步困难,是能否将千辛万苦发掘来的案例真正落实到拍摄之中,以及案件当事人是否在拍摄中具体配合的被动局面。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对于我们千辛万苦所搜集到的仲裁案例素材和人物,若是无法得到案例当事人的配合,并且书面签字同意将案例在纪录片播出的情况下,出于谨慎尊重仲裁保密性原则的考虑,无论案例内容如何精彩,为此前期摄制组拍摄了多少镜头,对于这样的素材,我们也只能无奈放弃。
而这样的问题是拍摄本部纪录片过程经常遇到的情况,这也使得本部纪录片的制作成本和周期远远超出了预期。
祝福仲裁未来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部纪录片的整个拍摄过程,其中拍摄素材近500小时,近百个案例故事,摄制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梳理中国仲裁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海量的线索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人物和故事的?
罗梓建:之所以能在海量的仲裁故事中寻找到最有价值人物和故事,这得益于我们和法大仲裁研究院所制定的有关仲裁案例素材的严格筛选标准。能被我们所选中的案例必须要考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要专业可靠、有行业代表性;其次,要符合纪录片的要求和制作标准;再次,拍摄的效果是否符合促进中国仲裁事业发展的传播效果需求;最后,是要合法合规、符合央视审片的标准。
虽然本部纪录片的整个拍摄过程十分艰辛,但法大仲裁研究院和各个合拍摄制方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全力配合和积极协助,使得拍摄工作可以顺利完成。对于他们给予我们的帮助,我们整个摄制团队借此机会表达真诚的感谢。
记者:你希望通过本部纪录片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传播效果?你认为本部纪录片是否存在遗憾之处?
罗梓建:仲裁主要是为解决商事纠纷而服务的,这也就意味着它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间具有较大距离。但是仲裁服务范围的“小众”,并不会影响仲裁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核心作用。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本部纪录片,能够拉近仲裁和广大民众之间的距离,让仲裁人能直接与百姓对话,和社会沟通。
因此,本部纪录片的拍摄原则就是在不失专业性的基础上,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来呈现每一个案例故事和仲裁人物,通过本片使得我国民众知晓仲裁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全方位发挥仲裁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应起到的制度优势,使得仲裁真正成为我国社会普惠通用的解决纠纷方式。
尽管本部纪录片所拍摄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效果,达到了法大仲裁研究院以及合拍仲裁机构的所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但是它作为媒体界和学术界、仲裁业界首次尝试跨界合作的成果,由于经验不足、合作默契度有待加强等因素影响,因而本部纪录片难免留有遗憾。例如,由于纪录片的题材要求和片长所限,还有一些拍摄的素材故事没能呈现。
总之,服务播出效果是本部纪录片的首要目的。因此,虽然目前本片所展现的内容以及所呈现的效果存在一些遗憾,但是可以将它视为我们追求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希望仲裁在未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更强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