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仲裁动态 > 哈仲新闻 > 正文

哈仲应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首届仲裁论坛

更新时间:2018-04-02 14:26:31   编辑:lianluobu  点击次数:1847次

3月31日,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承办的西南政法大学首届仲裁论坛在重庆召开,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出席并发言。会议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执行院长杨建学主持,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吴爱民应邀参会。


哈仲应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首届仲裁论坛


        331日,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承办的西南政法大学首届仲裁论坛在重庆召开,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出席并发言。会议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仲裁学院执行院长杨建学主持,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吴爱民应邀参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仲裁制度完善与仲裁公信力提升”,由“新时代仲裁公信力的提升”、“仲裁的司法监督”、“仲裁实践的新探索”、“仲裁制度的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五个单元组成。在第一单元,吴爱民副主任做了“仲裁公信力的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的主题发言。吴爱民副主任认为构成仲裁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如仲裁理念、仲裁文化、大众认可度、案件质量等等。其中仲裁机构、仲裁员、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仲裁公信力发展的主要困境。仲裁机构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体制不明晰,仲裁机构缺乏独立性;二是自身管理无序化,审理程序诉讼化;三是外部支持不足,社会认知度低。仲裁员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仲裁员实务经验不足,审理程序过于僵化;二是部分仲裁员专业化水平低,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三是个别仲裁员职业道德低下,缺乏职业操守。监督制度存在问题主要有:一是司法监督失范,保全制度发展滞后;二是行业监督缺失,没有成立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三是自身监督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吴爱民副主任认为,提升仲裁公信力可以通过完善仲裁机构管理体制、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完善仲裁监督制度等路径来实现。仲裁机构管理体制的完善,一是去行政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允许仲裁机构兼并;二是优化审理方式,加强信息化管理,实施网上仲裁;三是加强宣传,建立顺畅的诉讼与仲裁的衔接机制,增强社会认可度。仲裁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仲裁员道德建设,提高仲裁员准入门槛;二是扩大仲裁员选聘范围,加强仲裁员培训;三是优化仲裁员考核机制,及时淘汰不合格仲裁员。仲裁监督制度的完善,一是加强司法监督,规范仲裁保全制度,及时纠正虚假仲裁;二是加强行业监督,组建全国性仲裁协会,制定行业规范;三是加强自身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完善过错追究机制。

        本次论坛还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由吴爱民副主任及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李学斌撰写的论文《规则竞争与进路选择:民商事仲裁财产保全机理的私权解析》荣获一等奖。

        本次论坛上,来自各仲裁机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高校、新闻媒体的嘉宾,分别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出发,就如何提升仲裁公信力建言献策。大家普遍认为,公信力是仲裁的核心,仲裁就是为公信而立、依公信而存、因公信而兴、恃公信而强,失去了公信力的仲裁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哈仲始终坚持“秉公、维信、求实、贵和”的理念及独立、公正、高效的原则,将提升公信力作为仲裁工作的出发点。哈仲将继续在借鉴国内外仲裁机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完善机构体制、修订仲裁规则、建设仲裁员队伍、提高仲裁秘书素质等路径提升自身的公信力,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