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仲裁动态 > 仲裁资讯 > 仲裁要闻 > 正文

【专家声音】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在“‘一带一路’对中国仲裁的机遇和挑战”论坛上的发言节录

更新时间:2017-03-24 11:00:26   编辑:lianluobu  点击次数:1362次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在“‘一带一路’对中国仲裁的机遇和挑战”论坛上的发言节录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在“‘一带一路’对中国仲裁的机遇和挑战”论坛上的发言节录:

无论是贸易或者是投资,无论是其他人走进来或者是走出去,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需求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些基本的需求存在,就是安全。可能有的公司,在安全的前提下想要有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对于那些投机性比较强的公司要的是效率,赚了钱就跑,跑不了的话就希望公平一些。所以可以看到,人类的一些价值追求是共同的。如果说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价值,就是除了安全、公平还有效益。在“一带一路”下建立起来的贸易和投资,首先是跨区域的,跨了国界就意味着跨越主权,非常根深蒂固的一点是,制度是以假设的主权为前提,说行使自己主权的时候,最有效的方式是制度化。如果是丝绸之路的话,一路往西走,要跨宗教、文化等,跨过了以后,里面发生了争议,一定要通过超越主权,超越民族宗教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成为必然需求。任何国家都不希望在司法主权下处理我国家和你当事人的关系,这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也是主权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的某种处理机制,恐怕就要更加具有合理性。

人类到目前为止,从所有的纠纷处理机制来看,仲裁是一个更好地选择,这意味着“一带一路”为我们仲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能不能抓住机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在于我们仲裁人,能不能坚守仲裁,能不能坚守仲裁的特质,提高仲裁的品质,维护仲裁的公信力。否则,再多的机遇,也不是中国的,而是外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面对“一带一路”经济的甚至包括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大的一些历史性机遇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坚守仲裁的公信力,进一步优化完善健全仲裁的运行机制。当然,仲裁的公信力影响因素简单地分类,可能是两个因素,一是外部,一是外国。主要是来自于政府,是源于政府的支持。政府最好的支持就是不干预,还有就是法院,如果离开了法院,仲裁的工作没有办法做,但是实际上外部的环境,有时候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需要去坚守和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坚持,没有坚持最后就没有了仲裁的公信力。如果把仲裁费的多少当成第一位的指标去衡量,一定在价值取向上存在问题。坚守公信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把公信力建立起来,需要一点点做,如果要践踏公信力,要颠覆破坏是非常容易的。在个人机遇面前怎么坚守,怎么转变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去更多地展开了,所以我想要说的是要坚守仲裁的公信力,坚守仲裁的特质,进一步优化机制,全面提升仲裁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地提升仲裁的公信力,来抓住“一带一路”给我们仲裁所带来的独特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