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06 10:21:18   编辑:lianluobu  点击次数:1817次
一、全力以赴,不惧风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精准调度、精细措施、明确职责,是哈仲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词;“扫码、测温、戴口罩”是哈仲在疫情期间的标准动作;积极捐款献爱心,主动要求站在抗疫第一线是每一位哈仲人抗击疫情的态度。在严格落实每一项防疫政策、坚决确保疫情防控绝对安全的同时,也用心为每一位有仲裁需求的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仲裁服务,全年共接待电话咨询近4500次,为当事人邮寄案件材料820余件,提供查档及邮寄资料服务近500次。
二、夯实思想,学思践悟,开展仲裁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以专题学习、典型引领、警示教育为支点,组织集中教育学习10次,夯实政治思想根基;以整风肃纪,自纠自查为路径,开展谈心谈话186人次,事项填报46人,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同时,全面提升教育整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教育整顿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民法典》的专题讲座,提高仲裁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仲裁队伍。
三、严格管理,锤炼本领,提升仲裁服务满意度
严肃对待仲裁案件,严格把控案件质量,严密管理案件流程。对于当事人争议较大、有较大社会影响,以及仲裁庭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邀请特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法院、政府机构等专业人士,为仲裁庭提供专业权威的参考意见,全年共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议25次。同时,继续加强和完善对鉴定机构的动态化管理,实时掌握鉴定案件情况,完善了鉴定机构抽选流程,做到鉴定机构选定过程的全透明化,有效推进了鉴定案件审理进行。
四、聚力发展,优化制度,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坚持完善制度,切实保证各项仲裁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奠定发展基础。修订《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降低哈尔滨自贸区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仲裁案件收费标准。努力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仲裁服务的同时,力争减轻企业维权成本,增强外商的投资信心,助力金融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持续派人进驻法院,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入驻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导百姓多元化解社会矛盾。
五、暖心仲裁,融入基层,稳步提升仲裁影响力
发布四种仲裁申请书的模板,实施“最多跑一次”立案服务;用心融入,延伸仲裁服务触角,设立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市侨联工作站、哈尔滨仲裁委员会融创文旅城仲裁调解中心,帮助完善带有仲裁条款的格式合同。随着市场主体对仲裁的了解不断提升,选择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矛盾的行业日益见多,现受理案件类型已增至42个大类、68个小类,新增案由类型4大类21小类,其中融资融券纠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新增资本认购纠纷等新类型案件出现。
六、智慧仲裁,突破限制,开启线上仲裁开庭模式
持续创新互联网仲裁,科学谋划智慧仲裁发展路径,积极探索互联网庭审运作模式。自6月30日首次实现远程互联网仲裁在线审理以来,共通过线上开庭办理案件4件,运用远程无接触开庭的优越性最大程度优化仲裁资源配置,突破疫情造成的空间限制,确保仲裁服务不中断,有力保障当事人的仲裁需求。
七、融合发力,拓展宣传,推动仲裁法律知识传播
积极探索仲裁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结合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形成全媒体宣传阵容推动仲裁法律知识宣传。在哈仲官方抖音账号HRBAC上,发布仲裁案例相关宣传作品35条,总播放量500万,总获赞量18.6万。与新晚报合作“仲裁与社会”板块,与哈尔滨电视台合作录制《仲裁视点》、《律师帮帮忙》节目,与972广播电台联合录制普法节目,稳步提升哈仲的公信力,全方位增强哈仲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普法活动,提供仲裁法律知识讲座。
八、笃定前行,潜心专研,打造东北亚区域有影响力的国际仲裁机构
为做好国际仲裁中心的建设,与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青岛仲裁委员会、西安仲裁委员会、重庆仲裁委员会共同开展区域仲裁中心建设课题研究,撰写《仲裁中心建设与评估》报告,积极为司法部制定有关政策建言献策,该课题还被纳入国家智库项目。对标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培养国际人才队伍,筹备建立兼职涉外仲裁秘书库,公开招聘兼职涉外仲裁秘书,储备精通英、俄、韩、日、蒙语言的优秀人才,为拓展国际仲裁业务夯实基础。
展望未来,万事可期。2021年,哈仲将继续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锚定新阶段的发展愿景和任务使命,坚持推进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当事人提供一流的国际化、专业化的仲裁服务,助力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勇闯2021,哈仲将以满怀的信心和对仲裁的热爱,奔赴这一场奋斗的山海!